“這里是鳳凰飛翔的地方,
這里是幸福美麗的天堂……”。
“這里是鳳凰永久棲息的地方!
有一個古老的地方叫雍城。”
傳周文王元年,瑞鳥鳳凰飛鳴過雍,在此棲息飲水,故鳳翔由此而得名。
北宋時,大文學家蘇東坡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時,倡導修筑擴建飲鳳池,植細柳,栽蓮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麗的亭臺樓榭,修得東湖,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蘇東坡在修鳳翔東湖之后二十年,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東湖與西湖稱姊妹湖。
如今,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在原東湖基礎上,開其南門,引水架橋,植柳種花,建亭修閣,大力打造人文新景區一一大東湖景區。并在南門廣場中央,專立蘇東坡巨幅漢白玉雕像,以紀念這位北宋大文學家'。
東湖南大門廣場中央,地面篆刻著巨大的吉祥鳥,一只翹首欲翔,展翅欲飛的鳳凰。
氣勢恢宏的東湖南大門門牌坊
出了東湖南大門向東漫步,便是大東湖景區之飲鳳苑。這里,溪水潺潺,鮮花爛漫,柳枝擺動,天光水色,白云倒影,廊橋通幽……
沿飲鳳苑朝東南漫步約2公里,其盡頭便是鳳翔南二環,公路南側是美麗的雍城湖景區。那里,湖水幽靜,涼風習習,荷花飄香,白鷺翩翩起舞,飛鳥自由鳴唱,是游人休閑漫步,漁人釣魚的好去處。沿公路朝東走不足1公里,便是正在建設中的鳳翔六營村泥塑一條街。
鳳翔泥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及較高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和美學研究價值,深為有關專家所矚目,在國際國內獨樹一幟,享有盛譽。
正在整修街道和墻體彩繪的工匠們
如今鳳翔泥塑已遠銷海外,如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等,同時每年有著大量的到訪者,參觀、購買,村年人流量可達十萬人。
2004年4月,鳳翔縣人民政府授予六營村“民俗村”稱號。同年8月,陜西省文化廳授予六營村“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村”稱號。2006年元月,六營泥塑民俗村被鳳翔縣縣委縣政府規劃為鳳翔縣六大產業園區之一“六營民俗文化產業園區”。同年5月,鳳翔泥塑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胡琛,胡新民等藝人也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藝術大師。
2017年中央電視臺元宵節晚會上,董卿與泥塑大師胡新民向國人共講泥塑鳳尾雞的故事。
正在大東湖景區飲鳳苑緊張施工的工匠們
愿我們大鳳翔的明天更加美麗!